
“智慧养老和康养机器人将深刻改变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,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和康复需求。”王永红告诉记者,发展各种外骨骼康复机器人、助行机器人、护理机器人等康养机器人是解决康复难题的重要措施,将有效帮助失能老人、康复患者和残疾人恢复行动能力和康复,替代部分护工的工作,更好地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和病患的康复护理需要。
王永红在调研中发现,目前康养机器人发展还较为缓慢。“主要原因是康养机器人产业整体投入不足,创新研发能力不强,且由于价格高等因素,难以进入社区及家庭。”为此,他建议多方合作推进康养机器人产业发展。政府为康养机器人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,通过政府科研项目支持、引导资金扶持、税收优惠等手段,推动康养机器人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;鼓励企业及高校院所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,积极联合研发和推广优质的康养机器人和辅助设备,进行智能创新技术研究;加强与医疗、养老机构合作,共同构建智慧养老生态系统。“同时加大科研投入,支持康养产品企业及高校院所联合攻关,研发外骨骼康复机器人、助行机器人、护理照料机器人、居家护理陪伴机器人、助残辅具设备等智能康养产品,提升康养机器人产品的技术附加值。同时考虑老百姓的支付能力,注重普惠型产品研发,降低康养产品价格,使得普通家庭能够买得起、用的上康养机器人。“(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/文 杨雪娇/摄)